返回首页

唱响千年!看“四季村歌”文化新活力

时间:2025-04-02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作者:管理员点击:

  ▲3 月31日,机器人在开幕式现场跳舞。当日,2025 年“广西三月三·八桂嘉年华”开幕式暨“四季村歌”活动启动仪式在南宁举行。新华社记者周华摄

  3月31日,农历“三月三”,2025年“四季村歌”活动在广西南宁拉开帷幕。来自19个省区市的“村歌”团队齐聚南宁民歌湖畔,展现“村歌”蓬勃的生命力。

  这场活动将陆续在贵州、宁夏、浙江、青海、云南、安徽等地开展,每月围绕不同主题举行各具特色的“村歌”活动,一幅多姿多彩的民族音乐画卷在中国大地徐徐展开。

  草原牧歌悠远壮阔、沂蒙小调清新质朴、陕北民歌真挚热烈、江南小曲舒缓婉转……一首首经典“村歌”,从历史长河中悠然而来,鸣奏着关注生活、礼赞人民、热爱家乡的美丽和声。

  不同的风土人情孕育了华夏多样的“村歌”,塞北亦或岭南,“村歌”曲调不同,内容各异,但都唱响千年、历久弥新。

  “村歌”的魅力来自鲜活的生活。活动上,陕西延安市安塞区民间艺术培训中心主任王建宁带领信天游演唱组合唱响《山丹丹开花红艳艳》,将听众的心绪带到了黄土高坡千沟万壑。

  “陕北民歌讲究的就是接地气,反映老百姓的心声。”王建宁说,正是得益于朴实的歌词和朗朗上口的旋律,当地人都爱将自己的生活编成民歌,抒发最真挚的情感。

  无穷的“村歌”瀚海里,流传下的一首首经典歌曲无一不是连着人们的生活、家园的建设、文化的传承。“四季村歌”现场,当旋律响起,歌手和观众都因共通的情感,在舞台上下合唱不断、声浪不绝。

  广西柳州市的鱼峰歌圩,日日歌声不息,是不少山歌爱好者心中的“圣地”。从“清唱街”到“山歌台”,传统与新潮在此交汇碰撞。

  在“清唱街”,众多爱好山歌的群众三五成群围坐在一起,用传统吟唱的方式对唱山歌,一唱一和间细数岁月流淌。不远处的歌台上,众多年轻的山歌手“装备齐全”,麦克风、音响、声卡等各式声乐器材一应俱全,而通过数十部手机的网络直播,已将欢快的歌声通过“云端”传至四海,触达到更多观者。

  广西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所所长李萍表示,线上平台的助力使“村歌”突破了地域限制,能够吸引更广泛的听众,激发人们对家乡的关注与热爱,推动乡村文化不断发展。

  “我们将尝试将更多本民族的传统乐器和其他地区的乐器相结合。”青海西宁市文化馆群星合唱团领队黄海宁说。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文化馆鸿雁传奇组合队长陈宏斌说:“现场听到贵州高腔、广西山歌,很多特点值得我们吸纳借鉴。”

  在广西南宁市武鸣区的太平镇庆乐小学,山歌嘹亮。舞台上,伴随木棉花随风飘落,身着民族服饰的孩子们在老师的带领下欢唱《礼仪歌》《数星星》等新曲。“我会一直唱下去,因为这是我们引以为豪的文化。”五年级学生韦思妍说。

【责任编辑:管理员】
随机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