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2-14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作者:管理员点击:
作为国家在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机构和全国自然科学与高新技术的综合研究与发展中心,建院以来,中国科学院时刻牢记使命,与科学共进,与祖国同行,以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为己任,人才辈出,硕果累累,为我国科技进步、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做出了不可替代的重要贡献。更多简介 +
中国科学院院级科技专项体系包括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重点部署科研专项、科技人才专项、科技合作专项、科技平台专项5类一级专项,实行分类定位、分级管理。
为方便科研人员全面快捷了解院级科技专项信息并进行项目申报等相关操作,特搭建中国科学院院级科技专项信息管理服务平台。了解科技专项更多内容,请点击进入→
全球首台20MW级蒸发冷却半直驱永磁风力发电机成功下线MWh全钒液流电池共享储能电站正式投产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简称“中国科大”)于1958年由中国科学院创建于北京,1970年学校迁至安徽省合肥市。中国科大坚持“全院办校、所系结合”的办学方针,是一所以前沿科学和高新技术为主、兼有特色管理与人文学科的研究型大学。
在光量子计算中,需要利用多种不同输出模式调控多个光子,因此需发展集成大规模的多光子探测器阵列。同时,为了提高计算复杂度,光子纠缠的维度越来越高,亟须研制出可以分辨更多空间态的符合探测单元,这在当前的独立探测器框架下是一个挑战。
研究团队提出新型超导纳米线组合延时逻辑方法,突破了延迟线上单光子和多光子事件的信号混迭限制,实现了16通道结构中所有152种单光子和双光子事件的完备解析。
研究团队表示,该计数器可扩展性强,减少了超导低温环境的热负载限制,并且具有多光子自符合特性,无须复杂的符合处理电路,可为光量子计算的多空间态符合探测提供有力支撑。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副研究员孔令东、研究员尤立星团队,在多光子空间符合探测方面取得新进展。近日,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自然-光子》。在光量子计算中,需要利用多种不同输出模式调控多个光子,因此需发展集成大规模的多光子探测器阵列。同时,为了提高计算复杂度,光子纠缠的维度越来越高,亟须研制出可以分辨更多空间态的符合探测单元,这在当前的独立探测器框架下是一个挑战。研究团队提出新型超导纳米线组合延时逻辑方法,突破了延迟线上单光子和多光子事件的信号混迭限制,实现了16通道结构中所有152种单光子和双光子事件的完备解析。研究团队表示,该计数器可扩展性强,减少了超导低温环境的热负载限制,并且具有多光子自符合特性,无须复杂的符合处理电路,可为光量子计算的多空间态符合探测提供有力支撑。相关论文信息:(原载于《中国科学报》 2025-02-14 第1版 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