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万(wàn)马(mǎ)齐(qí)喑(yīn)背后的逻辑是什么?

时间:2024-09-04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作者:管理员点击:

  网剧《边水往事》以豆瓣8.2的高分收官,拿下了“暑期档口碑第二”,仅次于豆瓣8.5的《唐朝诡事录之西行》,成为近期最受关注的黑马剧。

  尽管他在剧中的表演存在争议,但鉴于他非科班出身、以喜剧见长、第一次出演犯罪剧,所以大多数观众还是选择宽容对待。

  节目里,他与阎鹤祥的有爱互动,打动了不少人,不仅自带“捧哏效应”,而且他在点评阶段cue出的小故事,还意外完整了阎鹤祥的演出。

  但反过来说,这张脸也绝不让人反感,肉嘟嘟的圆脸看上去还带点可爱。用《赘婿》里的台词说,就是“小鼻子小眼多喜庆”“有福相”。

  事实上在内娱,可爱有时比长得帅更有说服力,因为具有强辨识度,而且显得亲切、有观众缘。录制《向往的生活》时,周迅明明第一次见他,但对他很有好感,直言“我也没见过你,但是就是特喜欢你”。

  靠这种本事,郭麒麟将自己的劣势转换成了优势——既然演不了高富帅或霸总,那我演“怂男”总可以吧。

  在95生中,郭麒麟是为数不多的“怂男赛道主理人”。他饰演的宁毅(《赘婿》)、潘岩(《平凡之路》)、沉星等角色,大多是平凡、窝囊的小人物,且都经历了“扮猪吃老虎”的成长路径。

  《庆余年》里的范思辙,是他第一个有记忆点的角色。这是一个娇惯、精明却又可爱的二世祖,几乎满足了观众对“地主家的傻少爷”的所有刻板印象。正如王倦对外评价的那样“范思辙的可爱,是因为郭麒麟特别适合这个角色”。

  到了今年《庆余年2》开播,范思辙再度回归,无论是收敛锋芒的北齐之行还是范闲大婚时的敛财,他都在剧中制造了不少笑料。

  《庆余年》成功后,郭麒麟又在《赘婿》中独挑大梁饰演男主角宁毅,一个灵魂穿越的爽文男主。相较范思辙来说,这个角色相对更有难度和深度,但他通过制造笑点与抖机灵,成功分散了观众的注意力,弥补了他演技上的不足。

  《赘婿》成了2021年上半年最火的剧。但这部剧的爆火,也给郭麒麟造成了一定的困扰,将他框定在了套路化的风格里——在这之后,他饰演的角色大多带有一定的相似性。

  比如,在网剧《平凡之路》和电影《龙马精神》里,他饰演的就都是“窝囊”律师,看似是其貌不扬的无名之辈,却往往能够在关键时刻爆发出大能量。

  郭麒麟也深谙这一点。接受央视采访时,他就曾坦言,自己选择的都是他有把握驾驭的角色,其实所有的表演还都在他的舒适区之内。

  应该说,郭麒麟是有表演能力的,只是这些能力会相对集中在一些舒适区内。比如轻喜剧,就很能凸显他嘴皮子溜、说长台词不露怯的能力;或者偏蠢萌可爱,与自身气质接近的小人物等。一旦脱离这个领域,就会放大他的短板。

  剧中,郭麒麟前半段比后半段演得好。后半段需要演出角色的成长与深度,能明显看出他的力不从心——角色的懵懂茫然仍是常态。

  另外,和其他流量艺人一样,郭麒麟也不擅长打磨表演细节。比如,一到生死关头,他的表情就“呆了”,被人用枪顶头时,他演不出角色的胆怯,只能浮躁地吱哇乱叫。

  作为一部群像戏,《边水往事》中的很多配角都很出彩,条狗王安全、侍应生郭立民、大哥但拓……他们都共同构成了一个鲜活又混乱的三边坡世界。如果郭麒麟只是演一个“打工小白”的奇遇记,他其实是及格的。

  二十多岁,正是年轻人锋芒毕露的时候,可郭麒麟却显得老成练达。与人交往,他会努力接话,“不把话掉在地上”,也时常打破尴尬、帮人解围。

  近期他在几档节目里也是如此。在综艺《五十公里桃花坞》里,孟子义明晃晃地问郭麒麟是不是想和自己“炒CP”,如此敏感话题其实并不好回应,而郭麒麟一句自嘲“我傻了”,明白表示这是个玩笑,调侃着将话题翻篇。

  父亲郭德纲曾在一些节目里提到,自己在教育上施行“高压政策”。郭麒麟曾如此表达:“你会发现我会卑微到泥土里,我会恨不得趴地上跟您说话,因为我从小到大接受的教育,挫折教育偏多,导致我确实有点自卑。”

  早前,关于郭麒麟有个段子流传甚广,说郭麒麟在家里“没有自己的牙刷”。黑粉们由此延伸,脑补出了“郭德纲偏爱次子郭汾阳,把郭麒麟扫地出门”的家族大戏。

  面对这些传言,郭氏父子用一种幽默但不失体面的方式予以回应。在德云社2024年跨年专场上,父子俩在相声《说学逗唱》里有意提及了“牙刷事件”——

  《边水往事》里猜叔喜欢把“事缓则圆”挂在嘴边。有意思的是,现实中的郭麒麟似乎也在践行着这四个字。

  面对他人的质疑,他不着急回应,而是“用时间证明”。比如,2016年,郭麒麟参加综艺《欢乐喜剧人》,拿下了第二名。结果他还没来得及开心,就被铺天盖地的质疑声淹没:“拼爹”“有内幕”“离了郭德纲什么都不是”……

  面对这些,郭麒麟的反应却异常平淡,只说“既然‘拼爹’、‘星二代’的标签我撕不掉,那我就不撕。我争取写一张新的标签,盖在原来的标签上面”。

  而由此,大概可以理解他的职业选择,不着急自我证明或超越,老老实实端好自己的饭碗,在舒适区里拿出作品,剩下的,大可以交给时间。

  没有急于显露欲望与野心,也不着急证明自己的“独立”,而是清醒中带点自持。录制综艺,他会主攻自己擅长的喜剧领域;接演影视作品,他也会有意识地往适合自己的“怂男”赛道走。

  几乎每个“二代”刚出道时,都会被贴上“资源咖”的标签,因为头顶父母的光环与帮衬,坐拥圈内的资源与人情,他们可以避免从底层做起、少走很多弯路。

  但相应的,他们也会经历更严苛的审视,如果外形、演技达不到资源匹配要求,也很容易被资源反噬、被网友群嘲。行业里这样的例子也不少见。

  比如《狂飙》里,吴刚的儿子吴羽卿(饰演高晓晨)被观众评为“全剧演技最差”,反而加深了负面观感;还有《猎冰》里的姚安娜(饰演赵友男),开启了一场全民参与的“表演吐槽大会”,有评论叹息“怕错过张颂文,又怕姚安娜出场”。

  而要获得口碑,除了能力之外,情商还真是个关键要素。尤其是在能力还不成熟的阶段,急于张扬“独立”、努力,反而只会加深负面印象。而郭麒麟或许在这方面是个很好的范例。

  内娱成功的二代们素来不在少数:葛优、陈佩斯、谢霆锋、王骁、张若昀……行至最后,他们往往会脱离“二代”的身份,让观众记住他们作为“一代”的实力。而要想在艺术道路上走得更远,第一步很重要,但忘掉第一步更重要。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管理员】
随机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