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8-05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作者:管理员点击:
这一惨痛的失败,不仅标志着中国海军力量的严重受挫,还阿迫使中国签订了一项不平等条约,《中日马关条约》。
要知道,在当时北洋水师曾是世界排名第四、亚洲第一的强大海军力量,其军备和训练水平均处于一流水准,远在日本海军之上。
在甲午海战中,北洋水师出动了包括十艘主力战舰和八艘附属战舰在内的强大舰队,而日本联合舰队仅有十二艘战舰。
然而,令人震惊的是,仅仅经过五个多小时的激战,北洋水师就有五艘战舰被击沉,而日本联合舰队虽然也遭受了重创,但却无一艘战舰沉没。
或许有人会说,是慈禧太后在过六十大寿时,为了修建颐和园而挪用了海军经费,导致北洋水师的战斗力下降。
翁同龢手握海军经费的大权,然而在那关键的几年间,他却一分一毫都未拨给海军,才导致海军连一枚炮弹都无力购买。
而如果战争打输了,他则可以将所有的责任都推给李鸿章,借此机会铲除这个政敌,进一步巩固自己的地位。
他知道,这几年间,由于经费的极度匮乏,北洋水师没有购买过一枚新的炮弹,战舰也没有得到应有的维修和保养。
如果沙俄与日本发生了冲突,清朝就可以坐观其变,甚至可能从中获利,实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孙子兵法智慧。
他将全部责任推给了李鸿章,甚至在光绪皇帝面前鼓动要求杀掉李鸿章。这种小人行径无疑暴露了他的真实面目。
回顾整个事件,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如果不是翁同龢的短视和权谋,北洋水师也许不会如此仓促出战,更不会遭受如此惨重的失败。
正如恭亲王奕昕在临死前对翁同龢的评价:“居心叵测,估势弄权”。这八个字精准地概括了翁同龢在甲午海战中的行为和态度,也揭示了他作为历史罪人的真实面目。
读者们,关于“甲午海战失败的原因”,大家有何看法?欢迎点在看,写下您的评论哦哦~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