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聚焦地方两会丨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北京石景山将建2个全国示范性老年友

时间:2024-01-13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作者:管理员点击:

  央广网北京1月12日消息(记者 庞婷)记者从北京市石景山区两会上获悉,2024年,石景山区将深化医康养结合,推进康复辅助器具产业国家综合创新试点和长护险试点,推广“养防救”智慧养老安全应急服务,布局街道区域养老服务中心,建成2家社区养老服务驿站、100张家庭照护床位、9个养老助餐点位,建设福寿岭休养中心,创建2个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

  石景山区委常委、副区长王其志介绍,全区共建成养老服务机构62家,养老床位共计4541张,每千名常住人口养老床位数超过8张。养老家庭照护床位建设累计达到700张,为失能老年人家庭解决居家照护难题。累计建成养老助餐点位61家,解决老年人就近用餐需求。

  同时,以星级评定为抓手,推进养老服务标准化建设,促进养老服务机构服务质量提升。加强日常安全检查及培训,提升养老服务机构安全管理水平,推进养老服务机构安全稳定运营。加强人才队伍管理,推进养老服务专业化建设。

  为加强养老服务供需对接,不断精准为老服务,过去一年,石景山区开展“揭榜挂帅”,6家养老服务商参与石景山区创新居家养老服务模式。为1.17万“三失一独一高”老年人家庭安装“一键呼叫”信息机,累计提供服务266万余次,提供紧急救援服务超过1200人次。建立9个街道养老服务联合体。

  在加强养老基本保障方面,石景山区抓好各项惠老政策落实,推进基本养老服务对象签约,签约率95%以上,基本做到应签尽签。累计为4000余户基本养老服务对象配备安全智能监测设备,提供各类上门救助及咨询服务近500次。

  对于需要使用康复辅具和老龄用品的老年人,石景山区积极推进康复辅助器具产业创新试点,促进康复辅助器具产业发展。积极推进长护险试点,不断探索惠民政策落实落地。累计为4503名重度失能人员(实时享受待遇2509人)提供长护险待遇保障,减轻重度失能群众的照护压力和经济负担。

  2024年,石景山区将继续深化养老服务改革创新,根据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完善北京市养老服务体系的实施意见》要求,围绕“1+N”政策体系,研究石景山区工作方案,完善石景山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推动养老服务工作统筹协调。二是加强体系建设,推动各项为老服务做实做细。三是加强行业监管,推动养老服务工作平稳有序。四是加强信息化建设,推动养老服务工作提质增效。五是加强兜底保障,推动各项养老服务补贴政策落地。六是探索异地养老,推动京津冀养老服务协同发展。七是发挥试点优势,推动康复辅助器具社区租赁全面推广。八是加强对长护险各协议机构日常经办工作、护理服务工作的监管,保障重度失能群众享受到高质量的服务。

  2024年,石景山将深化医康养结合,推进康复辅助器具产业国家综合创新试点和长护险试点,推广“养防救”智慧养老安全应急服务,布局街道区域养老服务中心,建成2家社区养老服务驿站、100张家庭照护床位、9个养老助餐点位,建设福寿岭休养中心,创建2个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

【责任编辑:管理员】
随机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