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关于按部就班(àn bù jiù bān)究竟怎么回事?

时间:2024-01-16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作者:管理员点击:

  在千岛之国马尔代夫,桥一直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如今,一座壮观的大桥飞跨海面之上,连接着首都马累和机场岛。桥下碧波万顷,桥上车水马龙。两侧的人行道上,不时有行人驻足留影。航班起飞或降落之时,俯瞰海面,这座全长2000米的大桥最为引人注目。

  这座地标性建筑就是中马友谊大桥,是中国和马尔代夫共建“一带一路”的标志性项目。新年伊始,北京迎来今年首位来华进行国事访问的外国元首——马尔代夫总统穆伊兹。

  他是这座大桥建设历程的亲历者和见证者,时任马尔代夫住房和基础设施建设部长,正是大桥马方项目管理者,对大桥怀有特别的情感。

  1月10日下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同穆伊兹总统举行会谈。穆伊兹总统特别提到,马中合作特别是共建“一带一路”,使马尔代夫人民受益良多,马中友谊大桥已经成为两国人民友谊的象征。

  据史料记载,早在中国明代,中国航海家郑和就率领船队两度到过马尔代夫,马尔代夫国王优素福也三次派遣使者来华。马累国家博物馆中陈列着当地出土的中国古代瓷器和钱币,成为两国友好往来的历史见证。

  在此次访华之行首站福建,穆伊兹总统参观福建博物院时,在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路线图前驻足良久,看到路线图上标注着马尔代夫为重要节点,感到十分高兴。

  2014年,习近平主席对马尔代夫进行历史性国事访问,双方一致同意建立中马面向未来的全面友好合作伙伴关系。在那次访问中,习近平主席表示,中方将积极研究支持马方提出的马累-机场岛跨海大桥项目。

  近四年后,这座跨海大桥项目,即中马友谊大桥正式通车,马尔代夫人民由此实现了拥有一座跨海大桥的夙愿。穆伊兹曾对新华社记者感慨:“眼看着中国建设者一步一步把大桥的蓝图变为现实,我感到无比激动。”通车后,大桥显着改善了马尔代夫民众的出行条件。

  2021年8月30日,中马友谊大桥开通三周年之际,穆伊兹通过视频表示祝贺,再次感谢这个重要项目为当地社会经济生活带来的重要积极影响,“愿马中友谊长存!”

  近年来,从中马友谊大桥开通到维拉纳国际机场改扩建,从社会住房建设到“光明行”活动,中马合作给马尔代夫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深远影响,给当地人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

  大桥所连接的胡鲁马累,是建设在填海岛屿上的新兴城市,寄托着马尔代夫人民对发展的美好期待。如今,一座座崭新的公寓楼矗立在海岸旁,开放式小区整洁漂亮。由中国机械设备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承建的约4000套公寓,帮助解决当地住房问题。不少当地居民把这些小区称作“中国城”。

  马哈茂德·焦夫尔参与了公寓楼的建设工作。他回忆说,自己2008年首次来到胡鲁马累,当时这里还很荒凉,如今公园、商场、儿童游乐场、医院和学校一应俱全,他本人也来到当地定居,“相信胡鲁马累未来会发展得更好”。

  马累代市长纳里什对记者说,中马友谊大桥给当地带来更多商机和人气,中方承建的住房项目帮助当地解决住房问题,“这些都是造福民生的好事”。

  69岁的艾哈迈德·卡洛是中国医疗队“光明行”活动的获益者。两个儿子曾带着患有眼疾多年的老人辗转多家医院,均因手术难度大而无法得到有效治疗。2023年,中国医疗队医生经过充分评估后,给老人成功实施了手术。术后揭开眼罩时,老人家激动地说:“医生,我可以看到你的胸牌了,谢谢你!”老人的儿子也在社交媒体发帖说:“真诚感谢中国医生。”除了治病,中方还着力培训当地医务人员,力争为当地打造一支“带不走”的眼科专家队伍。

  马尔代夫水清沙静、风景如画,受到不少中国游客青睐。2023年,中国与马尔代夫恢复直航,中马互免签证协定正式生效,两国人员往来更加便利,旅游合作稳步提速。络绎不绝的中国游客也带动了马尔代夫的“中文热”。中国高校与马尔代夫维拉学院合办汉语中心,开设旅游汉语培训班,吸引许多马旅游从业人员报名。

  在两国元首此次会谈中,中方宣布支持更多马尔代夫优秀学生来华留学,推动增加两国直航航班。马方欢迎中方为促进人文交流采取的积极措施,期待更多中国游客赴马旅游。

  马尔代夫外交部长穆萨·扎米尔对新华社记者表示,中国一直是马尔代夫最重要的合作伙伴之一。“我们对两国牢固的友谊充满信心,此访见证两国合作提升到新的高度。马尔代夫已从共建‘一带一路’合作中受益匪浅,今后将继续同中方展开多领域合作,欢迎和鼓励中方在马尔代夫投资。”

  中国驻马尔代夫大使王立新表示,未来中马合作潜力大、领域广,可以进一步提升马方经济自主发展能力,增进当地民众福祉。马尔代夫政府官员、政党代表、媒体、地方等各界友好人士相继访华,增进了两国人员往来和民间友谊。中方愿继续促进两国民心相通,为中马关系持续发展筑牢坚实的民意基础。

  马方期待以构建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为契机,进一步拓展双边合作新渠道,增加双边关系新内涵,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推动马中关系取得更多新发展,为两国人民创造更多福祉。

  大众汽车则展示了首批将人工智能大语言模型ChatGPT融合到现有IDA语音助手功能的车型。

  根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的《中国算力发展指数白皮书(2023年)》,我国智能算力增长迅速,增速为72%,在我国算力中占比达59%,成为算力快速增长的驱动力。

  人工智能大模型的出现,为通用人工智能的实现打开了新的想象空间,大大提升了人工智能处理复杂任务的能力。

  至今,长光卫星已成功实现了“百星飞天”的阶段性目标,并逐步成为全球重要的航天遥感信息来源。

  据介绍,此项年度评选活动是科技领域历史最悠久的科普评选活动之一,每年通过高校、科研机构、媒体、科技企业等单位推荐重大科技进展新闻,经专家评审团初步筛选,再由两院全体院士投票选定评选结果。

  在发展重点方面,多省市将脑机接口产业纳入“十四五规划”,提出开展脑机接口基础研究,推动脑机接口成果转化和广泛应用。

  守护着这片前不久刚插完秧的稻田,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研究员郑晓明和他的团队,正努力筛选发掘具有高产、优质、抗病等性状的可利用优异种质资源。

  今年要坚持不懈抓好“三农”工作,明确提出“毫不放松抓好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改革完善耕地占补平衡制度,提高高标准农田建设投入标准”。

  日前,浙江大学团队通过模仿北极熊毛的结构,制备出一种封装了气凝胶的超保暖人造纤维,这种材料同时具备保暖、轻薄和耐用的特点。这项成果相关论文发表于国际期刊《科学》杂志。

  依托大科学装置实施大科学工程、组织大科学计划、打造大科学中心,已成为大科学时代下,科技创新范式变革的重要标志。为此,我们应发挥大科学装置原始创新策源作用,努力建设基础研究高水平支撑平台。

  2024年1月1日,我国“夸父一号”卫星成功记录了第25太阳活动周截至目前最大的耀斑,再次刷新了第25太阳活动周最大耀斑的纪录。

  王蓬博认为,一方面运用人工智能等新技术降低成本是必经之路,另一方面则需要尽可能地创造场景。

  风云气象卫星被誉为“离百姓生活最近的卫星”,它们24小时“瞭望”,时刻观测着全球的风云气象,日夜预报着每天的阴晴冷暖。

  未来,“激光木材”在涉及国防军工、民用科技的照明领域,例如远距离岛屿、无接触室内外、深海、极端环境等,均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研究团队基于自主发展的氮-空位色心制备技术,可控制备出相距约200纳米的三个氮-空位色心作为量子传感系统,通过对随机电场探测展示了这种新的量子传感范式。

  C919首次执飞“上海虹桥—北京大兴”航线大型客机执行“上海虹桥—北京大兴”航线的商业航班,这是东航C919继“上海虹桥—成都天府”常态化商业运营之后,C919执行的第二条定期商业航线

  许多天文事件,总会在宇宙中绽放“看不见的焰火”——X射线。刚刚发射升空的爱因斯坦探针卫星,专门用于捕捉这些“看不见的焰火”,可谓是宇宙天体爆发“捕手”。

  近日,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同心县下马关镇三山井村,万头肉牛养殖场迎来了高规格的“牛专家”。

【责任编辑:管理员】
随机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