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三抓三促”行动进行时我市构筑“健康防护网”倾力防止因病返贫

时间:2023-12-27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作者:管理员点击:

  近日,记者从市乡村振兴局获悉,今年以来,我市把防止“因病致贫、因病返贫”作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重要任务,全力构筑更加安全、高效、便捷的“健康医疗保障防护网”,切实减轻困难群众医疗费用负担,稳定实现基本医疗有保障、风险隐患早消除。

  按照医疗机构“三个一”、医疗人员“三合格”、服务能力“三条线县(市、区)公立医院、102个乡镇卫生院、1336个村卫生室实施基本医疗稳定达标情况动态监测,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机构、合格医疗综合评价均达到国家监测要求。积极实施医疗“组团式”帮扶,甘肃医学院附属医院和天津市武清区选派人员分别帮扶庄浪县和静宁县,帮助建成市级重点学科2个,接诊门诊病人4198人次。全市引进各类卫生人才458人,为符合条件的1464名村医办理了职工养老保险,解决了基层医护人员的后顾之忧。

  依托防止因病返贫致贫监测平台,医保、民政、乡村振兴、税务等部门定期进行数据比对核查,目前全市农村低收入人口除因参军、服刑等无法参保外,全部参加2023年基本医疗保险。对特困人员、孤儿实行全额资助,对城乡低保对象等困难群众实行定额资助,今年参保资助55.6万人8337.53万元,特困人员、孤儿等特殊困难群众100%参保。持续规范异地就医直接结算管理,5种门诊慢特病省内异地直接结算开通运行,省内外异地就医住院和普通门诊直接结算全面实现。

  调整完善医疗救助相关政策,从7月1日起,低保对象和易返贫致贫人口医疗救助比例提高5至10个百分点,依申请救助对象救助比例提高至70%,二次医疗救助比例由30%提高至60%。全面筛查医疗费用负担预警信息,建立监测台账,按规定落实健康帮扶政策。截至11月底,全市共为16.72万低收入人口报销住院医疗费用7.08亿元,其中基本医保报销4.71亿元,大病保险报销0.64亿元,医疗救助1.73亿元,政策范围内报销比例达88.9%。

  落实“先诊疗后付费”。全市136家定点医疗机构实现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一站式”直接结算,1670家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实现直接结算。坚持行业预警、镇村摸排、农户申报相结合,对新增大病患者及时救治。做实做细重点人群“四种”慢病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每季度开展一次家庭随访,“四种”慢病签约服务52236人,签约履约率均达100%。

【责任编辑:管理员】
随机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