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聚焦三中全会-观察者网

时间:2024-07-17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作者:管理员点击:

  十八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后,主流舆论的评价依旧是,中国的新领导集体沿袭了先前的改革路径,即经济改革步伐很大,而备受期待的政治改革却停滞不前。但这种观点是偏执的误读。事实上,三中全会启动了许多关键的,甚至是划时代的政治改革,包括央地关系、纪检司法和党政关系。本文发表于美国权威杂志《外交》(《Foreign Affairs》),观察者网首发中文全文。李世默曾在该杂志2013年1-2月刊发表《中共的生命力》一文,在海内外引起巨大反响。[全文]

  当前中国体制性城乡二元结构,限制了强势资本下乡和保护了农民基本生存权利,使中国进城失败的农民仍然可以返回农村的家乡。正是这个结构使中国城市没有出现严重的城市内二元结构,中国是加入到世界体系的发展中国家唯一没有大规模贫民窟的大国。[全文]

  前世界银行行长佐利克近日在《金融时报》发文,认为这次三中全会释放出了“毛泽东模式”和市场相结合的政治信号。这种看似主流的说法跟毛泽东个人的理念和中国上个世纪的历史现实并不完全吻合。从中央权力和地方权力的制度上讲,毛泽东实际是一个放权者;而且这次十八届三中全会恰恰是要革除一些毛泽东时代遗留下来的弊端。[全文]

  三中全会《决定》就“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单列一条,但说来遗憾,笔者等了数天,仍未能等来媒体乃至专家学者,对中共为何在此时此刻提出“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以及它将可能产生的重大影响作出深入解读。殊不知,这句话里大有玄机……[全文]

  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废除劳教,健全社区矫正制度,正面回应了社会对依法施政的长期吁请。劳教戒惩手段在基层被不同程度的错用乃至滥用,早在新世纪初,最高立法机关就已启动“社区矫正法”的立法调研和起草准备。但时至今日,劳教制度已被正式废止,但对号入座的“社区矫正法”依然处于难产状态。[全文]

  国家与市场的关系问题,是世界各国普遍面临的问题:若国家定力太大,压制了市场,经济难以发展;若市场活力太大,挤压了国家,危机难以避免。目睹过俄罗斯的改革,经历过全球金融危机,善于吸取历史教训的中国,应该不会继续相信市场原教旨主义神话。三中全会公报完全体现了“国家出定力,市场出活力”这个根本性的指导思想。[全文]

  设立全国深化改革领导小组表明,中央已经把改革当成持久战,要亲自来抓。党中央是设计者和监督者,政府是执行者。“顶层设计”的方案不是从书本得来的,也不是从逻辑上推理,是以自然实验为基础的。要大规模地对基层各种实验进行总结,还要给予地方修补、调整的权力。“顶层设计”一定要有纠错机制,要和差异化地方条件相结合。[全文]

  不久前,一位美国资深媒体人问我为什么亚洲其它国家几乎都拥抱了西方民主制度,而中国拒绝?我说,“因为中国过去30多年的成绩超过了其它亚洲国家成绩的总和,而且这个趋势还将继续下去。”当然,中国也出现了不少问题,但这些问题最终也都有解。中国道路和中国模式使我们可以进行西方模式下多数国家想都不敢想的必要改革。[全文]

  在改革开放的前三十五年,执政党更多的是强调摸着石头过河,强调抛开一切旧的教条,探索中国现代发展的新道路。而在经历了三十五年的摸索后,仅仅把改革理解为摸着石头过河已经难以跟上时代的发展,同时也会给中国未来发展的方向和道路留下不确定和摇摆的空间,极端主义的“老路”和“邪路”都可能把中国的改革引向灾难的陷阱。[全文]

  昨晚,期待已久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发布,立即引来各路媒体和专家的解读,甚至有媒体推出了“百姓阅读版”。不过在我看来,理解重要文件精神,首先要注意的是应该理解句群意思,而不是寻章摘句做断句式的注解。中国作为一个大国,在微观经济全球一体化基础上,如何把握改革的整体性、协同性就成为最重要的课题。[全文]

  茅于轼、陈平二老坐而论道,通过观察者网发表私人邮件对话,从方法论的角度反思西方经济学和中国传统思维的局限,期冀推进对中国改革的认识。有感于当今舆论界里唾沫横飞的景象,网友们觉得“坐而论道”才是当今民众的舆论诉求。也有些对“真理检验标准”问题发表了自己的见解。观察者网甄选部分读者评论,以飨网友。[全文]

  十八届三中全会开幕在即。互联网上广为流传的所谓“383”改革方案表达了部分精英的改革愿望。这份主张“大胆市场化”,着力于“分”和“拆”,意识形态倾向浓郁的具体策论被议成“三中全会”改革路线图。我们在此推出史正富教授和崔之元教授对中国下一个10年的改革展望方案,简称343方案。与383方案相比,更着眼于中国的“整体”与“将来”。[全文]

  中国各界一谈到社会思潮,几乎都会提到“左右之争”。但从历史进程看,用“左”和“右”来解读中国社会的思想分歧,其实是上世纪中国特殊政治阶段的余音,早已落后于时代。今天中国社会纷繁复杂的现实,已远远超出了“左”和“右”的表述能力。放弃“左右之争”的框架,取长补短、相互综合,才是中国改革和发展的福祉。[全文]

  在中国的企业家们周围,始终有一群名为“经济学家”、“法律学者”实为“政治导师”的军师级人物,这些人一直很忙,一直急着干成大事。多年来,他们一直都在以改革的名义制造对立,将经济与政治对立起来,将市场与国家对立起来,最终,将企业家与政府对立起来,目的很明确,就是逼着政府放权,逼着国家退让,否则哪来寡头?[全文]

  2013年11月9日至12日,十八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此次会议研究全面深化改革重大问题,受到国内外媒体热烈关注。

【责任编辑:管理员】
随机推荐 更多>>